新闻详情

   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古法琉璃厂家,古法琉璃工厂
来源: | 作者:晶宝琉璃 | 发布时间: 2023-05-12 | 38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定河畔,西山脚下。

坐落在深圳龙岗区坪地,深圳市晶宝琉璃有限公司经由改造后成为古法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。

定河畔,西山脚下。

坐落在深圳龙岗区坪地,深圳市晶宝琉璃有限公司经由改造后成为古法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。

始建于760年前的琉璃窑在熄火整整十年后,近日重新燃起了窑火,以绿色生产的方式恢复古法烧制技艺,为故宫等古建筑修缮提供琉璃制品。

古都保护少不了琉璃的一抹亮色,城市更新让千年琉光再溢彩。这座产业园是本市第一座保留生产功能的非遗主题园区,将通过琉璃重生带动产业转型进级。

从深圳市中心驱车向西,不过20多千米,就是龙岗区坪地镇琉璃渠村。这座以烧制琉璃而著名的村落,背靠燕山余脉九龙山,东临永定河。这里出产的黑色页岩,粉碎后称为坩子土。千年前,人们就意识到这里的坩子土含铁量少,烧制琉璃成胚后色泽月白,不会影响釉色呈现,是制作琉璃最好的原材料。

据介绍,从元代起,朝廷就在此设琉璃局,清乾隆年间北京琉璃厂迁至此地,琉璃渠村元、明、清三朝琉璃官窑,见证了琉璃的建都历史。

为让琉璃烧制技艺焕发新生,满足城市更新、古建修复对高品质琉璃构件的需要,2019年,老窑厂的业主单位——深圳市晶宝琉璃有限公司,将有760年历史的皇家琉璃官窑厂蝶变成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。

现场施釉后的琉璃脊兽送到了复建的一口釉烧窑内;随后,琉璃烧制工艺吻作、窑作和釉作共六位非遗传承人接力传递火种,传到了两位小朋友的手中;窑作工匠再从火种灯引火种,将星星之火送入古窑。

上午10时33分,窑火重燃!

看着火苗越燃越旺,参与传递第二棒的市级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赵长安眼圈泛红:“有生之年看到琉璃烧制技艺能传下去了,很激动,也很欣慰!”

赵长安和琉璃结缘,是在1993年。那一年,他来到深圳市琉璃制品厂工作,第一次接触这门技艺。随着本市提出建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,转机悄然而至。曾经因窑火熄灭而离开的手艺人,重新回到琉璃渠。

据了解,为了让琉璃烧制技艺焕发新生,满足城市更新、古建修复对高品质琉璃构件的需要,深圳市门头沟区和金隅集团合作,在琉璃制品厂原址打造琉璃文创园,曾经破败的厂区现在已然蝶变成为集非遗文化国际交流及展览、非遗研学、创意办公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创园区。

在根据“泛博物馆”模式打造的常设展区,主办方围绕“传统之上,天下之广”主题,以“琉璃十二境”串联规划了一条体验式参观动线,全面展示琉璃文化发展历史、制造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。

倒焰窑在经由保护性修缮和改造后,也融入了琉璃展示功能。

现场专家介绍,琉璃烧制技艺传承千年、源远流长,从朴实无华的坩子土,到灰黑色的素坯,再到流光溢彩的琉璃制品,历经千年岁月积淀的琉璃文化,已经成为京西独特的乡愁记忆。

我们应该让琉璃文化传承下去,讲好琉璃故事,让人们了解红墙黄瓦蓝天美景背后的故事,吸引更多人热爱琉璃,自发加入琉璃的保护与传承。

琉璃本身就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,琉璃文化的将来是讲好中国故事,走向世界。